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沉迷工作是企业文化中广受赞颂的一种“优良做派”。我们知道工作狂热衷于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甚至在办公室打地铺。这些人以累死在项目中为荣,对他们来说,再大的工作量也不在话下。
目前的版本有哪些问题?
用户反馈(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该怎么处理?
面向的目标群众有哪些(服务谁)?如何为他们提供价值?
如何让更多人知道我这个产品?
出现bug(工作失误)后该怎么应对和处理?
该怎样迭代升级?
行业趋势大环境如何?
如何提高公司软实力+硬实力?
要为哪类客户提供服务,哪些客户是核心资源?
如何成为这个行业的头部?
如何打造品牌和口碑?
商业变现模式有哪些?
提交一份上周的会议报告
和技术碰一下需求
每天跑一会儿步
跟技术约在下午5点的休息区碰面,具体讨论5.0版本的feed流展示问题。需求是在APP首页显示十条消息,前五条消息按照阅读量排列,后五条按照评论数排列……
对方无法为你提供价值,但你舍不得不理TA
你无法为对方提供价值,但你忍不住想抱大腿
坐在椅子上,稍微挺直背部,离开椅背
放松小肚子,手放在大腿上,不交叉双腿
睁不睁眼睛都行,如果睁开,就望向前方两米左右的位置
感受接触周围环境的感觉(脚踩在地板的感觉如何?手放在大腿的感觉如何?屁股坐在椅子的感觉如何?)
用心感受身体被地球重力吸引的感觉
用心感受每一次呼吸(空气通过鼻孔是什么感觉?空气进入胸腔后胸部有没有膨胀感?腹部有没有往上提?呼吸与呼吸之间有没有短暂停顿?每一次呼吸的深度有没有差异?吸气和吐气的气息温度有没有不同?)
不必深呼吸也不用控制呼吸,「等着」呼吸自然到来
为呼吸贴上「1」、「2」……「10」的标签(配合呼吸从1数到10,数到10后再回过头来从1开始数)
一旦发现自己浮现杂念,就将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上
产生杂念是很正常的,不必苛责自己
只知拼命加班
原地踏步转圈圈
计划「又大又宽」
疯狂「输入」但从不「输出」
追求完美 行动滞后
在无效社交上动感情
不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