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事业合伙人制度
事业合伙人模式咨询师培训讲师高定基谈谈事业合伙人制度。资深商业评论家水木然认为,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柯达、诺基亚轰然倒下,索尼、松下苟延残喘,家乐福四处关店,银行深感危机……
这是一个个体价值崛起的时代,变革与创新是企业的主旋律。销售系统合伙人模式咨询师高定基认为,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变革浪潮中,有一种创新机制,不可不察,不可不变,那就是事业合伙人制度。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在人人创业时代,优秀的人才凭什么留住?最好的办法是成为企业合伙人。怎么合伙?一般有以下八种模式。
1 分红
传统的雇佣制度中,激励体系是工资+提成+奖金+福利。而分红模式是在传统的薪酬体系下增加利润分红,津津乐道的是永辉超市。永辉确定门店业绩标准,超过业绩标准的增量利润按比例分红,比如三七或四六。每个门店,受地区人口、面积、经济等因素影响,分红比例有所不同。店长根据门店岗位的贡献度对分红部分进行二次分配,基层都有份。有位肉禽科长说,现在每个月都能多拿一两千元分红,多的时候两三千元,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
2 虚拟股
虚拟股并不是真正的公司股份,但和上市公司的股份分红也是相似的,经典代表是华为的虚拟股。华为根据岗位贡献给员工配股,员工出钱购买这些股份,钱不够时公司担保去借。第二年公司根据利润核算每股分红,只要公司赚了,员工就有分红。
当然,这个具体的操作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搞合伙人制度,建议聘请顾问,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华为每年的业绩都是暴涨,为什么?因为不暴涨,公司没有增长,没有利润,大家买的虚拟股都拿不到分红。所以,人人拼命加班,否则,即使领导不管你,同事也会用口水喷你。
3 期权实股
如果公司不上市,就是虚拟股。如果公司的目标是上市,给员工分配的股份就是期权,一旦上市,就是大把的钱。比如,给某个高管配期权股0.1%,或者300万股,这个配股可以卖给员工,也可以送给员工。卖的话,价格一般比较低。
如果已经是上市公司,怎么办呢?公司很多都有期权池,或者通过增值扩股的方式扩大公司股份数,或者有的老板把自己的股份拿出来分给员工,比如周鸿祎说拿出10%的股份分给合伙人。这里面的操作是非常复杂的,非常严谨的,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比如富安娜的股权分配就出问题了,由合伙人变成了仇人。可以加公众号玉米微课留意相关文章发布。
4 项目跟投
公司某个具体的项目,为了提高项目成功概率,采用项目跟投机制,每个员工都可以投。打牌赌钱的时候,旁边的人都可以押注。打牌下押注往往靠运气。跟投也有运气成分,但更多的是靠团队,靠努力,靠实力。最著名的就是万科的项目跟投。公司管理层和项目管理人员强制跟投,总的跟投比例不超过3%,没有钱可以找公司帮助解决,其他的普通员工和供应商都可跟投。
这样一来,费用减少了,效率提高了,矛盾自己解决了,推诿、扯皮全都躲起来了,牙也好了,腰也不痛了。后来碧桂园也采取这种模式,干得热火朝天,碧桂园市值一路暴涨,高峰期超过5000亿,超过万科,都是合伙人制惹的祸。
5 内部创业
公司要成立新的公司运作新的业务,或者员工提出新的构想,成立新公司运作,这时,员工可在现有资源架构下,开始内部创业,员工出钱,公司也出钱,一般公司处于控股位置。那么,双方的命运就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较火爆的是芬尼克兹裂变模式,海尔的创客模式。
芬尼克兹的老板宗毅用十年创立了13家内部合伙人公司,自己非常轻松,天天出去吃喝玩乐,一样赚大钱,现在也开始搞培训了。芬尼克兹老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一个掌控公司销售命脉的总监要出去创业,打死他都留不住,于是便有了后来的裂变式合伙人机制。这个机制内容比较多,网上内容很详细
6 业务独立
和一些老板聊天时,资深咨询讲师高定基问老板,有没有销售团队?老板说以前有,现在没了,都是靠朋友介绍和老客户,主要的业务员还是自己。高老师问老板,为啥不招聘销售团队?老板说,以前招过,他学会了,就出去自己做了。
这就是现实,好的业务员,即使不好的业务员也想自己当老板。这个时候,传统的销售模式需要变革,每个业务员可以成立自己的独立公司,负责一个或几个区域,让业务员成为真正的老板,还有公司做后盾,业务员干不干?一般都肯定干!这样做,一定可以留下很多优秀的销售人才。老板可以天天出去喝茶打球,业务一样暴涨。很多企业老板为什么不这样干呢?因为很多老板格局还没有打开,或者没有遇到好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