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0 过年咯!给大家拜年啦
农历2012的最后一天,辞旧迎新!
每年这一天的必备功课,写对联。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直接买对联了,还有多少人像咱这样写哩?写对联有什么好处,想写啥词写啥词。街上卖的印刷体内容有限,缺乏个性。
从学会写对联开始,只有06年那年未回家过年,对联是买的,除此之外都是自己写。家里有个老伙计,就是一年就拿一次的狼毫和砚台,10块一支,还是04年时候买的。
今年老爸说了个对子,我挥笔。“新年新政新招术”,让我想下联,开始想了个“兴民兴国兴家业”,有点牵强对不上。再来句“高效高速高发展”,才算对上。横批“高高兴兴”,“新”对“兴”。被老爸PS掉,改“新年伊始”。老子总是比儿子牛B!
内容敲定下来,裁纸、泼墨、挥毫......三下五去二,搞定。
天气就像流氓(冻手冻脚的),写上联的时候,着实让我放不开;写下联的时候才找到一点感觉。写完,不太满意,重写!毛笔字这玩意要练,突然这么写还真没感觉。
写对联、贴对联、放鞭炮、上香......乡下人约定俗成的套路。
到厨房露一手吧。整了个鸡爪、炒了个青菜。用劈材土灶烧出来的菜简直展示不出我在外下厨的水平,鸡爪没入味,失败!下次重来。
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老妈一直担心,以后一个人在外面可咋办,饭都不会做。毕业之前,真是连整个鸡蛋炒饭都不会,现在起码想吃啥,下厨抄家伙就干。做的好不好吃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一回事。今年在家,一定好好做顿饭。
差不多下午五点多钟吃年饭,敬完酒之后,席间少不了东拉西扯些话题。因内容含负能量,故省去二百字。(……)
大年除夕,居然还停电,我尼个去。电压极度不稳定,灯泡闪停了两三次,什么世道。穷乡僻壤的就是这样......大城市这么来几下,汽车追尾、交通事故就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啊。
好在7点40分的时候,电终于稳定了。打开PPS看春晚直播!今年的春晚,有个这样的印象,爷们不是纯爷们,娘们不是纯娘们,是不是都是当年小沈阳惹的货。现在回忆一下,就两个节目印象比较深,一个是冰与火,还一个是那个你摊上大事的小品,其他基本上忽略不计。
冰与火,杂技表演。绝对完美的平衡和配合。看的过程中,只是在想,他们在台下得花多长时间练习,光鲜耀眼的背后又付出了多少的辛酸和血泪哩。
你摊上大事了,小品。启示:别总拿第一印象去评价人。
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短信祝福,多了就没感觉了。前几年流行电话拜年、或是短信拜年;时下流行微信了,貌似微信现在有个群发助手的功能,挺牛X的。都开始玩高科技了!好久没登录微信,老大居然也发微信来送祝福了,哈哈。
对于短信、微信祝福,我是这样看的,轻易就能送出去的祝福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比如转发个已经被转发了N遍的短信内容,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价值在里面。充其量占用手机存储罢了!
短信模式的发展趋势其实也在瞧瞧的发生变化,以前来条短信甚至不知道是谁发的,现在短信里开始有了发送者的姓名,进而又有了接收者的姓名。光有发送者的姓名,你的短信可以编辑一条发N个朋友,如果再加上接收者的姓和称谓,会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接收短信的人可以感受到这条短信为我而编写。收到公司一位销售总监来的短信的时候,我深有同感!
短信处处皆学问,聊到兴起。接着分享一下,短信学问。
窃以为,比较给力的短信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表示感谢、二表示祝福,祝福的关键别人想听到怎样的祝福,你了解别人的心思吗?你说到了别人的心坎上了吗?比如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她可能希望找到梦中的他了,到了生子的年龄她可能希望要宝宝了,又或者他刚毕业,希望有个好工作了......
第三点,携上家人给对方和他的家人送祝福。因为你不光想到了他(她),还想到了他的家人!
短信里的学问小结一下:表示感谢、祝福(谁送的、送给谁、说到心坎上)、记得带上家人。
虽然咱也做的不到位,写出来小结一下,下次做好一点。
大年初一,打了几个自己认为重要的拜年电话,不巧有几个电话未通。有时候电话确实要比短信会有效果,啥时候短信、啥时候电话还是要掂量掂量。虽然短信也是祝福的话、电话也是祝福的话,但是两者的效果是没法比的。
未打通的电话1,社会第一恩师——江总,在我社会职场中祝我一臂之力,我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说一句谢谢,不论您是否听到,我发自内心的祝福和谢谢。
未打通的电话2,软件开发者——石总,工作中没少骚扰他。感谢他对咱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
写这么多。
最后,感谢看日志的朋友抽时间听我闲扯、感谢腾讯、感谢小黑(我的笔记本电脑)、感谢所有认识我和我认识的人,邹公携家人给大家和大家的家人拜年了,祝大家2013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没工作的找个好工作,没老婆的找个好老婆、没老公的找个好老公、没钱的多赚钱、没小孩的赶紧造人。哈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