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博客关注设计,提升认知、升级思维和记录生活的博客。

2013-06-08 上善若水,你懂什么意思吗?

晚上听着旭日阳刚的歌,翻翻几年前写的日志。又想多了!哎——

《希望总在下一站》歌词不错,分享一下:

作词:萧全 
作曲:萧全 
演唱:旭日阳刚 
让我梦现在就出发 
寻找被遗忘的梦想 
穿过城市的喧嚣和灯光 
回到那年相遇的地方
让我们现在就出发 
虽然已不是从前模样 
生活让许多事情改变了 
有歌声你却在呐喊 
每颗向往阳光的心啊 
这一首歌是为你儿唱 
抬起头任凭暴风雨吹打 
我的歌声却更嘹亮 
所有渴望自由的心啊 
这一首歌是为你而唱 
行走在生命的旅途上 
希望总会在下一站 
学会微笑面对失望 
没有你过不去的砍 
重要的不是现在拥有什么 
而是你面朝的方向 
每颗向往阳光的心啊 
这一首歌是为你而唱 
抬起头任凭暴风雨吹打 
我的歌声却更嘹亮 
所有渴望自由的心啊 
这一首歌是为你而唱 
行走在生命的旅途上 
希望总会在下一站 
把所有的行囊都丢了 
只留下这把吉他 
站在人生的过道放声歌唱 
何必去管别人的目光 
啦 啦 啦 啦 这一首歌是为你而唱:抬起头任凭暴风雨吹打 
我的歌声却更嘹亮:
啦 啦 啦 啦 这一首歌是为你而唱:行走在生命的旅途上 
希望总会在下一站:希望总会在下一站

为什么要扯淡
日志日志,一日不记,不算日志。所以我称之为“扯淡”。

扯淡的时候,自己就像一个时光雕刻大师,对生活这个艺术品反复的雕琢,不一定完美,确实自己的作品;又像是一个史学家,把自己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等慢慢老去的时候,即便事业上没啥成就,当几十万字属于自己的文字展现在面前的时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还没有能力让自己物质上富足,那么精神上千万不要贫穷。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思考,为什么要写日志。写日志的目的是什么?

开辟空间日志纯属自娱自乐,有几个目的:

1、雕刻时光,总结自我
2、交友与分享
3、督促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4、知识归档,收藏备阅
5、告诉朋友,咱老邹还活着!
作品和案例说话
偶翻阅几年前的文字,萌发一个想法:

啥时候我能写本书哩?写日志的时候才发现肚子的货太少了,还没写书的实力,还要一个时间段的历练。现在越来越发现实力需要作品和案例去证实,否则都是空架子,没真东西,站在讲台上也会发虚。如果你讲销售,最起码自己要是个销售的实战高手;如果你讲管理,最起码要管过几十百号人;否则,全是扯淡。每个人的实力分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强不强,作品说话;软实力强不强,时间是做好的验证者。
人,还是要不断充实自己。从哪些方面充实哩?

昨天画了个思维导图,面对一个图能折腾两个小时,自己都感觉自己有点神经质。但是画完图之后,我开始发现我下一步该做什么越来越清晰了。自我反省:学习力有余,转化力欠缺;思考力足够,执行力不足。如何改进?决定了就狠狠的执行。21天,先培养一种习惯。
上善若水

这几天,举国沸腾。高考!晚上看了几个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光看题目,发现湖北的作文题目最有意思——“上善若水任方圆”,几个省的作文题目,光看标题估计湖北的作文题是最难理解的。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psb

上善若水,在书法用词中经常用到,真正让我讲其意思却发现不知道从何说起。于是,搜索一下“上善若水”的意思。水的处事哲学和水文化,读一读会发现博大精深。向“水”学习!

----------------------(以下文段来源于百度百科)--------------------

“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它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水中的人生哲学 车尔尼雪夫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的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周围的一切如画的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委曲的摇曳着,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家。”的确,“水”在温柔而诗意的告诉你面对挫折面对不如意的心境,告诉你处世的大智慧。明镜止水,波澜不兴的心境正如光滑透彻的镜子,可以映照世间的真相。在透明的水面前,才知道什么是纯粹,什么是污浊,在清澈的心灵面前,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反观自身的缺点时,不用被动的反抗、挣扎,荡起涟漪的水,是缺乏洞察力的,会让自己迷失,会让自己痛苦,会让自己彷徨,不如主动的如水般去包容,去净化。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肥皂水”的哲学》故事告诉我们要像水一样,换个方式看待问题,也许换来的是“柳暗花明”。故事讲到;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很好,但工作中却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漂亮的小姐。”这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些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觉痛。”

故事讲完了,我们从故事中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良药未必非要苦口,忠言未必非要逆耳”。的确,可以给良药包上糖衣,可以给忠言加上装饰。批评也需要讲求艺术。诚然我们知道这样的一个事实,犯了错误的人大多不会主动承认错误并自觉改正。这时候如果对方用过分的犀利言辞,那么再宽容的人恐怕也会变容失色,内心反感。毫无顾忌,不讲方法的讽刺批评,会让人心生怨恨,更不用说接受建议改正错误了。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说:"称赞对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阳光给予别人。的确,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阻拦、伤害……如果你想以硬碰硬,那么,你就必须成为最硬的那个,否则,总有一天你会被对方粉碎。所以,何不学水呢?学她的轻柔,以柔克刚。这样,不管前方有什么,你都能较顺利地朝自己的方向前进。

水是博大精深的,它对我们的启迪还有许许多多,如“滴水穿石”,启迪我们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千条江河奔大海,一江春水向东流”,启迪我们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迪我们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水对我们的启迪是如此丰厚广博,难怪先哲要发出“上善如水”的赞叹!“上善如水”堪为我们的座右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安守着无人来争、与人无争的善地;心境如深渊一般清明宁静;行为因内心的祥和而对众生充满慈爱;言语因清静无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义卓著;政治上也会因为无私无欲,不刻意追求有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杂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后,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办事,从而无所不通;行事也会看清真正应该发动的时机,而且善于把握时机。正由于他不刻意地去争权夺利、争功钓名,所以他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忧难。

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了,我们身体里四分之三都是水。有关水的具体的例子是多到不可胜数的,老子就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讲。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是老子对“水德”进一步展开了,而且把它与“人德”相比较了。

“居善地”。水的特性是向下,这个特性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地球)而言的。因此,水一般都是一刻不停地、毫不犹豫的奔向那些低洼之处——世俗的人们最厌恶的地方,这是“水往低处流”,但人是要“人往高处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要往“高处”走,那就势必要“争”,轻则拳脚相加,头破血流,重则你死我活。如果有人能注意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谦和的心态,那么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上善”的行为之一。而“上善”是最符合“道”的,所以最终是占大便宜的。所谓“吃亏是福,得便宜处失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过头来再看水,尽管它不停地奔向低洼的地方,但是没有哪一刻停止过自身的升华(蒸发),最后它又以一种崭新的、更为纯净的形态遨游于蓝天,那就是白云——没有任何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它。正所谓“一下一下又一下,一下下到深渊里。自有老天不我欺,青云直上居九天。”

“心善渊”。水的本质的清明宁静的,从来不受任何外来物的影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色、无味、透明。它在急速运行时可以混杂夹带着泥沙砾石,但一停下来,就慢慢澄清了,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它可以包容很多的无机盐和矿物质,但当它升华(蒸发)的时候,它又回到了本身的纯净。

我们做人,能象那样始终不被环境所迷惑吗?始终保持住清明宁静的本心吗?能不改变天然的本性和善良的初衷吗?

“与善仁”。水对任何物体都是很“仁爱”的,瓦砾和宝玉都可以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它绝对不会厚此薄彼。参天的大树和卑微的小草它都愿意去滋润,既不趋炎附势,也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水的声音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声音,也是最变化莫测的声音,但是每种声音都符合它的身份。它可以是春雨式的“润物细无声”,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政善治”。水完全根据“道”的原则和具体地理环境来决定它要走的路,无论东西南北,无论直行蜿蜒,它都依据地势而为,绝对没有什么主观上想要去的地方。它只有一个大方向,奔向低洼,不考虑气派和面子的问题,宽可以数十里,窄可以几米,可以在地上走,也可以在地下走,甚至不考虑最终是奔向大海还是奔向沙漠,绝不会自动自发地去趋吉避凶。水执行的是真正的“无为之治”。

“事善能”。水的功能是最多的。它可以滋润,可以溶解,可以清洗、可以冲刷。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它不会去计较是不是主角,有多少收益,吸引多少眼球,人气指数有多高,能不能评个院士博导教授之类的,它只是默默地勤奋地敬业地工作。但是,哪里可以完全离开水呢?可以说这世间的绝大多数工作如果没有水的参与,根本是不可能办成的。

“动善时。”水又是最善于等待时机来发动的。春天万物复苏、萌生,需要一定的水,它就来了;夏天万物生长壮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的;秋天万物气息收敛,生机转入种子,相应降水就开始少;冬天万物闭藏,生机封固于内,就基本上不怎么降水,即使降水也不流动(雪),留待来春地气回暖、万物复苏时再用。

“夫唯不争,故无尤。”

因为“不争”,所以“无尤”。“不争”就是“为无为”,依据“道”来“为无为”需要“争”吗?“争”,现代社会所最提倡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究竟有多少合理性?“争”说到头,又是“争”的什么呢?

要理解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什么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看看水吧。只有象水这样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家庭、对待师长、对待同事、对待朋友、对待家人、对待人生的所要面对的一切,才能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和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和忧难,这才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

文章有点长,是一篇“臭豆腐”,虽然臭,但是有味道。能有耐心到文章的这个地方的朋友,说明看客是个有耐心的人;如果跳跃式到这个环节的读者,您错失了和“水文化“结缘的机会。

伴随着信息的泛滥,接受信息的人越来越不淡定了。前不久看微信就有了这样的感受,看到长篇基本上泛读,却记忆的不多;反而是短文,会反复的品味和细读。有朋友说:一个连阅读都没耐心的人,做事估计也不会太有耐心。慢慢开始认可这种观点!

心得体会,阅读贵在坚持而非长短。一天一个词能真正读懂足以,坚持一年就是365个词,发挥出来可能就成为三百六十五次精彩的演讲。说的时候真的太容易了,做到不容易!

六月自我挑战,每日早晨说说签到!欢迎监督。

2013年6月8日 | 发布:zoudecao

发表留言:

相关推荐:

  • 牛年春节前后
  • 听书学习会
  • 聊聊关于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
  • 日记日省吾身,猛火煮、文火温、贵于恒!
  • 学习一往无前、干法和活法有感
  • 六个字提高个人修养
  • 不要辜负清晨的阳光
  • 认识一下斜杠哥哥
  • 了解博主
  • 饭醉席间的收获
  • 2015.01.02(五)三个十年
  • 2015.01.01(四)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
  • 从五个方面点评企业内训师
  • 微软的牛人
  • 到封开、过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