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博客关注设计,提升认知、升级思维和记录生活的博客。

键步行走第11集:天津印象(一家之言)

键步行走,天津站!“天津”流传最广、史料最充分、记载最清楚的说法是源于皇帝的赐名,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


今日,道听途说,听听一个学生嘴中说出的天津印象,一叶知秋。给天津人画个脸谱,勾勒出天津人印象。聊以娱乐也就罢了,不必当真。


我是三年前来天津的,来天津之前只知道天津是中国近代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城市,在历史书上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再就是周恩来曾经在南开中学上过学,天津有南开大学是全国有名的四大名校之一。然后就是天津在1949之后做过一段河北省的省会。然后在地图上可以看出来,天津滨海,处于河北省的包围之中。其他的印象就没有了。


三年前,机缘巧合之下考入了天津城建学院,因此有乡人给我介绍天津,由于天津曾作为河北的省会,而且处在河北省包围之中,因此在天津的河北人很多,去过天津的人就更多了。其中有一个人说天津人从来不说东南西北的,我一听愕了,不知道什么意思;然后他才说由于天津的街道没有正南正北向的,所以在天津问路的时候都说说左右,而不说东西南北。还有一个人告诉我,天津分为六个区:南开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这些是在来天津之前的印象。


后来,在9月份乘着火车来了,中午到的天津,在火车上也真的是不辨东西南北,只记得火车走的很高,房子似乎都在脚下。而楼房看起来也不高,街道好像也特别窄,还有一些破破烂烂的平房。可能是香港的电视剧看的太多的缘故,总觉得离我心中的现代化都市的形象有很大的差距。然后随着人流出了车站,但是却分不清东南西北,我当时转向了,然后买了一份天津地图,但是却没有找到学校的位置所在。幸好学校有接站的服务人员,然后坐上中巴,一路上不断的关注着窗外,没有什么特色,当时没有去过其他的城市,只觉得和石家庄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看招牌上的字的话,很难从建筑样式上分辨出来。不过印象最深刻要数天塔了,耸立在楼群之后,直刺云霄。其他的就是比石家庄绿化好一点吧,但是不知道在经过什么地方的时候,空气中飘来一阵阵的臭味。后来看到天津的周围的卫生情况确实不怎么样,根本就不能用卫生死角来形容,一大片一大片的垃圾,似乎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后来知道是候台下面的臭水沟里发出来的,事实上天津有好多的水沟都是臭不可闻的,每次经过的时候都要屏住呼吸,河水黑亮黑亮的,可以清晰地照见人影。对此我们们教环境工程的老师曾经给与强烈的批评。当时那个地方好像是天津的一个垃圾处理的地方,或者不是可能是垃圾没地方处理,结果就四处乱扔的原因,后来也没有弄明白,因为没有多长时间之后就治理了。


由于学校是天津市的地方院校,天津人就特别多,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些天津人的印象,主要是语言上的,例如:天津人在表示感叹地时候常说:“好——么”,这个“好”字音拉的很长,用上声,这个“么”字的发音介乎“吗”和“么”之间。另外天津人表示特别的时候用的字是“倍儿”,就像北京人用“特”,广东人用“好”,东北人用“贼”一样,应该是一种地方特色。表示一件事情有意思的时候用“gei(我自己写成上边一个好下边一个美字)儿”。在对一个人熟人称呼的时候就像北京人常用“丫挺的”的意思一样,天津人用的是“BK的”。这就是我最初对于天津人的一点观感。


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说起对天津的感受,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天津不行”,最早的时候有点奇怪,因为我对于自己的家乡不管怎样的贫穷落后也会找一些足以骄傲的东西出来。天津人怎么这么自贬呢?后来想了想可能是自己太虚荣,或者是因为自己不在家乡,就像我在中国却经常的批评一些制度一样,也许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所处的地方有一定的不满吧。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天津的历史和现今的地位使然,在1949之前后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天津都是和上海并列的中国最有名的大城市,后来就落后了,先是不敢和上海比了,后来也不敢和北京广州比了,进而也不敢和深圳比,不敢和大连比,不敢和青岛比,甚至都不敢和重庆比了。似乎天津一下子从全国领先的城市落到最后了。我想这也许是天津人说“天津不行”的原因之一吧。

天津除了市内六区之外,还有就是四郊五县和滨海三区,即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和蓟县、静海县、宝坻县、、以及滨海的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天津又被称作天津卫,据说是明朝时朱棣南下时在直沽渡河后打了一场决定胜利的战役,认为这里对于守护北京很重要,就驻扎了军队,称为天津卫了;天津人有许多外来人口,全国各地的都有,南方人也挺多的,有一次去天津古文化街玩,去了天后宫,同学说又叫妈祖庙。我说那不是只有南方才有的吗?北方没有听说啊。同学说北方是没有,除了天津之外,而且供奉的都是同一个人。可能就是南方人带过来的吧,而且可见当时人数还不少,要不然不可能保留自己的信仰而且付诸建筑的。这一方面可以反映天津移民城市的特点,不过移民可能比较久远罢了。后来在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又把天津作为一个租界,在和平区五大道附近现在还保留有不少那个时期的建筑。看上去确实比现在建的要漂亮,但是处于城市的最中心,经常发生一些破坏这些建筑的情况,我们的老教授也曾经强烈的批评过政府不懂得保护真正的财富。

后来看书也听同学说过,在民国的时候天津是北京的后台,北京大部分的官员都在天津有房子,事情顺利的时候就走上前台,不顺的时候就回到后台。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人都在天津待的时间很长,清帝溥仪在被冯玉祥赶出故宫之后也是先在天津落脚。

天津人似乎做不了大事,也不想做大事,在我们学校中学生会的成员多是外地人,而且作为学生会干部的几乎没有什么天津人。虽然从总数上来说天津人比所有的外地人加起来都多。天津人也不考研,考研的也大多是外地人。而且听我们另一教授发牢骚说天津人老是盼着薄熙来到天津,薄熙来是一个有作为的官员,但是不是天津人呀,怎么不盼着天津出一个薄熙来呀;天津人还好大喜功,就咱们学校说,你们每天上课最大的感觉是什么,爬楼吧。一个教学楼为什么要盖那么高呢?上课时候不全开电梯不够用,开全了平时又浪费,结果设计的电梯没有全开,只能爬楼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时李瑞环的几句话,造成这样的结果,就单体建筑的重量来讲在天津也是排前几位,没有必要啊。还有那个天塔,以前号称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天天广播,现在虽然不说了,但是当时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思啊。


天津人好像很谨慎,或者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好像缺乏自信,许多人做什么事情,总是前思后想,似乎每一件事情都会考虑到缺点。而且还很崇拜权威,有一次一个教授说在开一个什么研讨会的时候,除了天大和南开的教授发言之外其它院校的只是随意的附和。而一旦有点成就就忘乎所以,自高自大起来,典型的例子就是禹作敏;还有就是在2000中国足球甲A联赛的时候,赛季前5轮积分排名第一,然后在天津的广播电台主办的体育沙龙栏目里,许多听众就认为天津队可以拿冠军了,事实上那5轮的联赛我都看了,或者平局或者胜利,但是都很勉强,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力。

天津人有时候会热情地过分,每次从天津站出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片黄亚亚的天津大发,听说这种车在其它城市早就不让跑了,不过在天津没事,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地方保护那个地区总会有一点,但是出租车的司机总会迎接你,而你还不能搭话,一旦搭话就非让你做他的车不行,有一点枪支交易的意思。


天津人似乎是尚武而不崇文的,也许这与老天津卫有关吧,天津人对于体育特别的关注,一是对足球,而是对曾在天津举办过世乒赛、世体赛的兵乓球和体操都很关注。再就是对于霍元甲纪念馆保存的相当完整。但是天津人好多都不知道鼎鼎大名的弘一大师李叔同,这个可能称得上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才子”的人,我的同学中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故居在那。还有冯骥才,我的许多同学竟然连他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而许多的同学对于泰达队的二线球员的年龄都知道。当然了这可能是因为我所在的院校是工科院校的缘故吧。
 

说了这么多,似乎说的大部分都是天津的缺点,也许人们总有一种倾向就是:对于别人的缺点特别的关注,而很少去注意别人的缺点,对于一个城市或许也一样。但是事实上,天津人相当的淳朴,待人接物都很热心,如果你要问路,不管是警察平民还是老人小孩都会热心的帮助你。

另外,天津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没有什么排外情绪,任何人不论是哪的,操什么口音,似乎都不会有欺生之忧,天津人似乎确实没有那种整体的归属感,也没有整体的自豪感,这与同样是移民城市的上海截然不同,上海人动辄来一句“阿拉上海人”,这种不排外任意吸收的文化,似乎给了天津一中活力,也似乎使天津少了一种凝聚力。


或许是由于天津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口岸,曾经长期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的缘故,天津人的民主意识似乎比其它地方更浓一点,对于当官的兵没有太多的崇拜和畏惧,时常会听到天津人说:“傻B***(市领导)”,就算是李瑞环,天津人似乎也没有把他当作骄傲。而且时常可以看到市民和警察争吵,然后警察会道歉,不像在其它地区对于当官的有一种天然的畏惧,对于穿警服的也唯恐避之不及,天津人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不知道刘青山、张子善的纠出是不是与这种心态有关。
 

天津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几乎每一年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城市的形象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危旧平房的改造快完成了。马路拓宽工程在各个路段上不断地进行着。新建的步行街和平路和滨江道一派繁华的景象。在改造完津河之后,正在进行南运河和北运河的治理。滨海新区建设的非常漂亮,经济技术开发区据说成了全国最大的了。天津市也把自己同北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定位在互补的关系上,而非竞争的关系上,正希望北京把一些工业迁到天津来。相信再过几年天津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天津的相声全国闻名,兴始于清末民初。那时在天津老城城根开始有了专供艺人演出的两块“明地”。天津著名的相声演员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高英培、马季、冯巩、牛群、郭德纲、于谦等。都是靠嘴吃饭,牛哄哄的角!


天津地标建筑首推——天塔,位于河西区聂公桥南、紫金山路与津溜公路汇合处,天塔总高度415.2米,占地300亩,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二高塔。天塔1991年建成,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势如剑倚天,享有“天塔旋云”之美称。
 

另外关于天津再补补课:

天津三绝:天津三绝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被称为天津风味小吃“三绝”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二是被称为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和风筝魏风筝。


 

特色小吃:糖礅、大饼鸡蛋、茶汤儿、果仁张、崩豆张、面茶、杨村糕干

特色早点:煎饼馃子、锅巴菜、老豆腐、果子、烫面炸糕、卷圈、荷包蛋、糖果子、果篦儿

天津特产:天津甘栗、天津冬菜、天津大白菜、独流老醋、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OK,分享到这里!
 

2013年7月31日 | 发布:zoudecao

发表留言:

相关推荐:

  • 史上最牛50个世界花式台球特技表演
  • 键步行走第10集:青岛(画饼)
  • 键步行走第9集:上海人真有这么不受欢迎吗?
  • 键步行走第8集: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键步行走第7集:温州印象
  • 键步行走第6集: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键步行走第5集:厦门(东方夏威夷)
  • 键步行走第4集:潮汕印象
  • 键步行走第3集:汕尾(红海湾惊涛拍岸)
  • 键步行走第2集:深圳(一个小渔村演绎的传奇)
  • 键步行走第1集:放飞思绪,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