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设计,提升认知、升级思维和记录生活的博客。

三个演讲心法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我的博客,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演讲的力量》。
 
本书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现任TED主席和首席教练,他从2001年开始经营TED,参与并指导了上千场TED演讲。他把这些公开演讲的实战经验都写进了书里,希望帮助读者将公众表达变成影响力。
 
今天,我们分享书中三个内容:演讲的力量、演讲的关键、演讲的灵魂。
 
①『演讲的力量』
 
演讲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演讲是表达自己、体现价值的重要手段。演讲不只是公众演讲,还包括公开分享和有效沟通,精彩的演讲甚至可以带动大家追逐共同的梦想。要了解演讲的力量,有两点需要明确:
 
001 演讲没有套路。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对于演讲来说,确实存在某些成功的套路,但这些套路不会永久有效,因为伟大演讲的魅力在于独特新颖的呈现。
 
有的演讲像是听老朋友讲故事,有的像是欣赏一幅幅艺术画作,还有的像是体验一场奇妙旅行。别让任何演讲技巧束缚你,只有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才最有价值。比如说,你是一个爱笑的人,那就把最灿烂的笑容展现给大家看,用自己最有自信的方式去征服观众。
 
002 人人都可以演讲。演讲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天赋,我们都可以通过练习创造演讲的奇迹。很多人害怕公开演讲,但实际上只要他们敢于走上舞台,就能找到一种克服恐惧的方式。
 
有个肯尼亚小男孩,因为发明了一项能在夜间保护牛群免受狮子攻击的“狮灯”,而被TED邀请演讲。起初,他连英语都说不流利,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第一次上台的他顺利讲出了自己的故事,演讲大获成功。
 
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演讲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总会找到唯有你才能分享的东西。

 
②『演讲的关键』
 
演讲的关键在于有效沟通,让对方轻松弄清楚原来自己并不理解的东西。为了更有效的沟通,我们需要用到一些技巧:
 
001 多用口语。作者在一次TED演讲中曾说过:如果你知道如何在饭桌上对着一群朋友讲话,那么你就知道如何发表公众演讲。放轻松,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演讲,你会发现演讲真没那么难。跟老朋友聊天,说“因我未受过专业训练,有些紧张”就不如“我有点儿紧张,因为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来得舒服。
 
演讲中出现过多晦涩的词容易让观众失去兴趣。因此,生僻词、专有名词等不那么口语化的内容要么删除,要么解释清楚。但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要尽量简单,但不要过于简单”。必要的专业术语是可以保留的,只是需要我们解释得足够清楚。
 
002 多用类比。类比可以帮我们搭建链接未知与已知的桥梁,有助于更清晰明确的表达。
 
在TED演讲《撞上快乐》中,丹尼尔·吉尔伯特是这样解释“前额皮质”的:前额皮质能帮助我们体验未曾经历的事物,像是飞行员在真实飞行前的训练模拟器,通过训练避免在真实环境中的失误。
 
能让观众理解原本不懂的东西,才能说是完成了有效沟通。

 
③『演讲的灵魂』
 
演讲中,最重要的不是自信,不是台风,也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独特且有价值的观点。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很多演讲者无法让观点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整的主线。关于主线设计,有个不错的方法分享给你:

001 了解观众。尽可能多地了解你的观众,找到他们最关心的点。比方说,在准备时问自己几个问题:他们是谁?他们知识水平如何?他们关心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假如演讲对象是大学生,就得先了解他们的年龄、现在的年级、要面临的考试或是要做出的选择。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002 一句概括。理清主线可以通过“一句概括法”进行练习。先想想“我想传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思考“他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最后用一句不超过15个字的话概括出演讲的核心观点。
 
比如说:“更多选择让我们更不快乐”、“脆弱值得珍惜,无需隐藏”等等,都是不错且有吸引力的观点。
 
同时,要尽量避免过于平淡或老生常谈的内容。讲“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就不如讲“如果努力也不能成功,我们该怎么办?”更有意义。
 
003 环环相扣。主要观点就像树的主干,结构则是树的枝干,把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参天大树。
 
大多数演讲的结构都是这样的:明确要讲的主题、解释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出结论。这个结构类似好文章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在有限的时间内适当展开,清晰表现出各部分与主线的关系,能让你的观点更深入人心。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分享的三个内容是:演讲的力量、演讲的关键和演讲的灵魂。实际上,演讲的本质是表达,底层逻辑是为了传播思想。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有魔法棒,最想传递到别人内心的思想是什么呢?期待你在留言区的分享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么么哒!
 
参考书目:《演讲的力量》克里斯·安德森

编后记

采编:ZOUDECAO(微信/QQ:82075451) E_mail: zdco@qq.com

感谢作者辛苦原创!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可以点击一键转发,分享给我们身边喜欢的朋友。因为分享,所以快乐。

本文来自 德艺志 转载请注明;

本文地址:http://www.zoudecao.net/post/1916.html。

Tags: 说的技巧

发布: zoudecao 分类: 能力提升 浏览: 225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