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设计,提升认知、升级思维和记录生活的博客。

2013-04-25 命自我作,福自己求

一张碟片放在案前好几天了,迟迟没抽空看;同事推荐的,讲《弟子规》!昨天看了两小时、今天看了两小时;昨天光动耳朵了,没动笔;今天边听边零零星星记录了一下。

在象牙塔的时候,《资治通鉴》、《战国策》、《东周列国志》那些大砖块一样厚的古籍经典能翻的有滋有味的,起初是为了应付文言文考试,后来越读越来劲,被故事吸引,从而深受传统教育洗礼,至于吸收养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随着时间的洗刷快全部要还回去了;前几年,于丹讲论语,掀起了国学热,于是整了一本《于丹心得》,读完之后,现在已经是灰尘密布啦;踏进社会,很少听这种文化性的视频,而且是讲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少朋友一定会觉得无趣加无味,当真正用心去听的时候,其实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学习传统文化改造自身命运,胡小林董事长分享的内容。看标题是很大概念,初听还会感觉很玄乎。分享者提到一个观点“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展开。顺便也整理了其中的一些语录,如下:

儒家文化:着力点,改善人际关系,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讲仁爱!

五论八德,落实五伦,落实五伦的标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道家文化:强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佛家文化:人和人心的关系、人和人性的关系;基本理论:芸芸众生都是我们人心变现的

三种文化其实都是研究人,怎么才能幸福!即所谓的命运

一个观点:命自我作,福自己求

命由我造,念头决定了命运;起心动念,言语造作

我们能否战胜自己的“五欲六尘”,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儒、释、道、基督、伊斯兰教归根到底为一个爱字,爱,对我们有真实的利益。

生命的密码DNA就是一个爱字。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改过!

悟后起修

最上清静快乐

念头产生一切

从内容上讲,倡导爱与改过,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这一点,人人适用。

从分享思路上讲,有一条线,即儒、释、道文化的通俗化的解析;用了日本的江本胜博士《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和美国科学家的试验做论证。往往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之后,老少皆宜!

古时候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讲修身、立业、齐家,修身先修心,心正则行正、行正则气顺。天有三宝日、月、晨,人有三宝精、气、神;形、气、神三合一,无敌!

一张碟十六个小时,按照我的性格,本想一口气看完,看完一讲之后,发现这个玩意不适合速读,适合慢读,精华往往就像茶,需要品。边品边回味,才知道好在何处。另外光听不行,要动笔、要记,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这段时间,每天七点爬起来就看微信,第一件事,到内部群发条微信,坚持不懈,就想测试测试执行力而已!

有些小体会,一是量的问题;微信和微博内的一些内容确实非常好,但是毕竟微信是种快餐文化,或者说是种碎片文化,不宜发长篇大论,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去细读。所以我倾向于短篇!也不宜狂轰滥炸,心血来潮一天来个十条八条的,再隔个把星期屁都不放一个,应该细水长流。

二是信息的爆炸与泛滥之后,记住了多少的问题;可能大多数人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已,读一读,啊!写的真好,说的真有道理,晚上问上午在微信看到了啥内容,不记得啦!人,总有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习惯。就像公司楼道三个标语,天天见但是不一定能记得住是一个道理。

三是信息分享和饭桌吃饭一样,是需要带动的。我们在多桌吃饭的时候,同样的菜,有的桌风卷残云,有的桌剩下一大堆、唯恐菜内投毒;和群聊一样,有的群死气沉沉,有的群热闹非凡。关键点,谁再调动、怎么调动,这点咱还是很缺乏经验。

四是特殊人物在圈子里,谨言慎行,顾虑了,怕说错;只是偷偷的去看,一味的就想收获,不懂的去付出,鄙视之。分享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习惯!当杯子倒空了,才能装更多新的东西。至于说特殊人物嘛,怕啥,都不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人嘛......

继续......

这个五一公司搬迁新仓库,有的忙碌啦!迎接挑战。

编后记

采编:ZOUDECAO(微信/QQ:82075451) E_mail: zdco@qq.com

感谢作者辛苦原创!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可以点击一键转发,分享给我们身边喜欢的朋友。因为分享,所以快乐。

本文来自 德艺志 转载请注明;

本文地址:http://www.zoudecao.net/post/939.html。

Tags:

发布: zoudecao 分类: 乐于分享 浏览: 1213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