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设计,提升认知、升级思维和记录生活的博客。

端午假期,等待的时候,堆文字

端午节,放假三天。今天开始放假。早晨8点自然醒,生物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五月份已经过去了,写些什么,就写写五月份的经历和收获吧

月初,校园招聘和宣讲会
月中,产品目录设计
月中,进销存系统培训与数据对接
月底,培训活动策划

闲暇,看电视剧和听讲座;
整理通讯录想到的点滴
远程沟通,两颗遥远的心彼此之间的呼唤

月初,校园招聘和宣讲会

在开篇之前,拟个提纲,是我写作的习惯。月初,到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校去招聘,分别到了中专部和大专部,进行了两次宣讲会。到中专部的感觉是好像进了初中一样,校园内一个个稚趣的面孔,面临实习压力,每个到学校的单位,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参加面试的学生每场越百余号人,就业竞争可见一斑。我们采取的招聘流程是,播放企业宣传片、就业主题宣讲、应聘学生上台演讲、面对面沟通。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筛选,在本次招聘活动中,引入创新概念的是建立“招贤纳士”招聘群。这个想法的诞生,是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和学校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收到的启示。如何让公司在校园中形成一定的粘性,让学生多渠道了解公司和感受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是需要花功夫的,不是一次两次宣讲就可以起到效果的。

就像现在很多企业在采取企业和学校合作办特色班一样,一个企业的知名度想在学生的意识当中建立良好的印象,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名气不是很旺的企业,更需要的是学生之间的口碑相传。进行校园招聘有两个明显的比较,比如弄个宣讲会和只是摆个招聘台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招聘过程中,特别是学生上台演讲的环节,大部分爱讲台上落落大方的还是学生干部,因为他们平时就有一定的讲台经历,所以不会产生很大的胆怯,而一些锻炼少的同学,在胆量上就输了一大节。看到这些年轻的面孔,我总是不自觉的想去学生时代的我。所以想告诫刚踏入校园的学生们,学校不仅仅是个学习课本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多元化的小社会,我们在这个小社会是否进入角色了哩。招聘的过程中,我总是喜欢问这样的几个问题:一、你在校园里,自学过什么技能?二、校园生活,你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我个人还是比较看重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什么社会实践呀、什么荣誉证书呀、什么本科学历啊这些通通没什么参考意义。

还有个体会是,其实公司招聘不是招聘100分的人才,而是需要70分的人才。其实这也正是松下公司的用人之道,作为营销型企业,非技术科目,所以你的专业科多么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到企业的心态。一些应聘销售的同学,我会问他们:如果你到公司进入销售岗位,会通过那些渠道了解公司的产品?!基本上很少有同学说会通过去仓库去了解产品。其实仓库是了解产品和熟悉客户分布最好的渠道,不少人嘴上讲希望从基层做起,却又有几个人甘愿进入仓库呆个一年、两年哩?!想想我们的企业老总,就是一步一步从仓库白手创业成功的,或许那些嘴上讲甘愿从基层做起的同学们应该要受到一点启示。

关于职业规划,这次招聘会展现给同学们看的一个亮点就是该校05届中专部的一个实习生在我公司的发展历程,从实习生到企业营销总监的过程。如果以前是听别人讲某某在一个企业从实习生第一份工作到现在6年时间,在公司如何如何,我一定不怎么相信的,但是这个人是我身边的同事。平时心态很淡定,淡定,这个词也是她经常说的一个词。她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觉得她是很多现在找实习工作学生的一个标杆。很多时候,作为一个没阅历、没经验、没学历的初来咋到者,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哩?!

我自己在毕业到现在的职业之路,其实是很崎岖的。走过一些弯路,写上面这些文字,只是不希望后来者还是走我的老路。回过头来,总结这几年,06年初来咋到、07年销售、08年设计、09年行政、10年企划。我不是一个职业岗位的忠实者,第一个五年就那么恍恍惚惚的过去了。但是走到现在,只能说用五年的时间认识了一下自己。06年之前,我也是学校NB哄哄的学生干部,忆往昔,也是学生干部的头衔挂了一箩筐,什么学生会主席、宣传部部长、调频台台长之类的。对于这些,现在看来,很幼稚而遥远,或许这些只是专属学生时代的精彩生活而已。所以,刚踏上社会的学生干部更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充分的认识自己。有个小故事,我有很深的体会。这个故事是讲:一个几岁的小孩手里捏这一个糖,大人说,“来!拿个糖我吃”。小孩把手放在背后,说“没有了”。呵呵....

现在再回过头来想想,当时宣讲会的时候讲了些什么,还是想拿出来和有缘人分享一下:企业喜欢的四种人,一、把公司的事情当自己的事做的人;二、乐于学习和乐于分享的人;三、能吃苦的人;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找实习单位和找工作的朋友们,好好体会体会吧!呵呵

月中,产品目录设计

基本上是两个星期的奋战,一本80P的产品目录,设计完毕。流程是采购部联系厂家找产品、佳能单反相机对产品图片拍摄、PS图片处理(产品描述排版同步)、图文组合、封面设计、后期完善(编页码)、全程无数次校稿、打样、投入印刷。真正拿到货,是6月3日.这本册子做出来已经是第四期了。对目录设计,几点感悟:

1、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举足轻重。目录做出来是找产品是采购部、设计是企划部、使用是销售部。那么这三个部门之间的无缝沟通就非常关键了。问题是,现在销售部和采购部负责人之间有间隙,沟通不顺。前期目录就因为这样目录设计不理想,错误责任波及到好几个人。

2、追求完美还是苛求。其实一本册子做出来,所有参与进来的人,都希望零错误。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也许是太苛求完美了

3、催货和赶时间。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次做目录,好像都是很赶,销售部门在后面催,快点快点。或许,有些错误就是催出来的。

4、承诺和变化。有句话说,君子一言,四马难追。但是遇到变化,你的承诺还能兑现吗?就像这次在做目录的过程中,中途采购出差,本来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走了一个,转不动了。

第三期目录的时候,一个最大的收获是封面印制故障得到的教训,关于渐变色用PS还是CDR的问题。本期,得到一个做大的收获是CDR转曲线的问题,搞设计用CDR的人都知道,设计稿完工之后,有个非常重要的后期工作就是,文本转曲工作。如果不转曲线的话,就回导致一些字体丢失的现象。当文件较多的时候,转曲是个非常麻烦的工作。这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换了一种思路。在网上找了一个转曲工具,之前都是手工转曲的,这次得到这个工具如获至宝。非常好用,在工作效率上,省去了好几个小时。

所以说,很多时候,工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总是傻不垃圾的用一些老方法,永远也得不到进步。用好搜索引擎,你才是现代人!

月中,还一个比较大的经历是新系统功能培训和新老系统数据对接的工作。

为期两天的新进销存系统功能改善培训,石总,精彩的讲述,让我更进一步认识了一个思维严密的人。或许这样的习惯要沿袭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说话要有重点和逻辑性,习惯去用一、二、三。清晰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问题;回答别人的问题,同样需要干净利落,不要答非所问。

月底,策划主管培训

励剑行动,是我到公司之后,提出来的主管培训主题。其实这个主题有一点像军事行动一样。为什么叫励剑,取义“宝剑锋从磨砺出”中的励,管理技能是一把剑,这把剑需要不断的磨砺才会锋利。09年7月份的时候第一次组织主管培训,这次第二期培训。在策划思路上需要做一些调整。怎么样在老总的和主管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也在不断的实践中。为了这次主管培训,前几个晚上都在听光盘讲座,怎么样做好学习、互动、分享。确实要死不少脑细胞。现在大体的培训思路都出来了,就是一些细节还在不断的完善中,6月10-12日期待中,提前祝贺圆满。

说完工作,侃生活

工作确实不少一个人生活的全部,我不少一个很好生活的人。两个人的时候尚且日常,一个人更不用谈了。晚上回来,看看电视、听听讲座,就回到转钟。所以一直还是感叹时间不够用。五月份,看了三部电视剧,《夏家三千金》、《乡村爱情3、4》、《回家的诱惑》。听了几个系列的讲座,石真语的《销售人员必修的第一堂课》、张锦贵的《如何培养风趣幽默感》、曾仕强的《出色的中层主管》、余世维的《管理者的沟通艺术》、聚成总裁班《团队复制》。反复细看的是余世维的讲座有效沟通。

有个体会,看电视剧是看别人的故事来感受生活;听讲座是分享别人的思想提升自我的高度。

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喜欢看历史剧和穿越时空的影视剧,觉得虽然那离现实生活很远,但是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人总是需要有一些浪漫主义情怀,哪怕是幻想一下也好。上个月看的那三部电视剧基本上说情感生活剧,看别人的情感故事,在喜怒哀乐的同时去感受人心和感受情感。同时电视剧也是一个缓解压力很好的方式。

听讲座是一种享受。每每在公司说是要搞个什么培训的时候,一些员工总是郁闷的说“怎么又要搞培训?”好像是拿着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一样,呵呵。我非常认可那句话,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八小时之外谋发展;赢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这是周嵘分享的两个观点!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怕学习,这是在公司最大的感受。我说,听讲座是一种现实,这话如果没有听的人是不会体会的到的。就像写日志一样,写日志是一种享受,一种总结,多少人真的懂哩。哈哈

我喜欢写一些文字,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分享一下之后,然后转为私密日志。

整理通讯录,想到的

无聊的时候、蹬厕所的时候,就回不自觉的拿着手机翻通讯录。前几天再整理工作数据上的通讯录,挺好玩的。我把里面的所有人导出来之后,对他们进行了分类,看看这两年接触到的群体,几个圈子:除了同事圈之外,多了一个是IT、通讯、软件系统的企业服务圈子;一个是设计、广告圈子;一个是印刷圈子;一个提高企业硬软件服务的供应商圈子;一个是礼品供应商的圈子;还一个是老总的朋友圈子。我是一个习惯网上沟通的人,偶尔闲扯的比较少,更多的是商务上的来往,慢慢也就建立起了一点的关系。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把自己的圈子变大,只有这样视野才会放开。想有时间写写这几个圈子,以及这几个圈子里的人。

远程沟通,心与心彼此之间的呼唤

老婆出差2个月了,去了山东那个据说啃大饼吃面条的地方。认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挺想念的!明天归来,写这篇日志的时候应该在火车上了。好在现在通信的发达,偶尔远程视频一下、煲煲电话粥。两颗心之间的思念,在点滴之间;如果要问想一个人的心情是是么样的?是一种很微妙的事情,比如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脑海中不自觉地想起当时两个人做那件事的感觉。就是这种微妙......所以天下有情人们,一点要好好珍惜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哈哈,悄悄话,就不写了.....

就写这些吧,稍后搞卫生喽,大喜大喜的日子也大洗大洗一下.....

下午再整理一下培训策划方案。
 

编后记

采编:ZOUDECAO(微信/QQ:82075451) E_mail: zdco@qq.com

感谢作者辛苦原创!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可以点击一键转发,分享给我们身边喜欢的朋友。因为分享,所以快乐。

本文来自 德艺志 转载请注明;

本文地址:http://www.zoudecao.net/post/797.html。

Tags: 随笔

发布: zoudecao 分类: 今日荐文 浏览: 1051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