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设计,提升认知、升级思维和记录生活的博客。

014《傻笑着读完心理学》工作中的简单心理学

做产品最美好的一点是,以前读的不相关的书,看的不相关的故事,好像都能连起来,然后突然有了意义。
资料来源:BOOK《傻笑着读完心理学》,本文最后会附上该书的读书摘录。
1. 分工明确的重要性
社会化惰性(social loafing):指执行任务时,因他人的存在,发生能降低个体能力的“丧失协调”“降低责任感”等现象。说的通俗点,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工作也一样,认为别人会努力,总有人会想清楚,结果项目糊糊涂涂地进行着。这样说来,3-5个人的team很科学,各司其职,团队越大打酱油的就越多。
 
2. 通过做笔记来理清思路
反弹效应(rebound effect):越是抑制住自己的想法,因反弹效应会产生更多的想法。
在需求调研阶段,idea总止不住的往外蹦,客户提的,自己想的,大家讨论的,一番斗争之后,会狠心地砍掉大部分需求,先做必须的,抓紧时间上线。昨天正好看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第二章,通过EXCEL管理需求的方式很值得借鉴(详见p84图2-12产品需求的列表),大多数需求即使被砍掉了还是会在脑子里萦绕,何不通过详细记录来整理思维。
国外很多作者推荐图形化的思维方式,如《演说之禅》《餐巾纸的背面》等,画小人来助于理解和沟通。
 
3. 价格打造品牌而不是质量
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即使价格上涨,因一部分阶层的炫耀欲,虚荣心产生需求不减反增的现象。
虽然陈年是我很欣赏的CEO,还是不得不说,收购LV实在大放厥词了。LV通过价格、品质和设计打造出最高端的品牌形象,如果价格降低,不再是“物以稀为贵”,就像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买的人会大大减少吧。
 
4. 公开表明的美学
公开表明的效应(Profess Effect):是指公开表明自己的行为目标,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感,获取周围的支持,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即使到处公开表明也只能停留在大肆喧嚣的层面上。
不禁在想,项目的kick off、排期,还有每个版本的release是否都遵循了这个规律。因为有人看着,delay和undergoing都是挺不好意思的事情

编后记

采编:ZOUDECAO(微信/QQ:82075451) E_mail: zdco@qq.com

感谢作者辛苦原创!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可以点击一键转发,分享给我们身边喜欢的朋友。因为分享,所以快乐。

本文来自 德艺志 转载请注明;

本文地址:http://www.zoudecao.net/post/1393.html。

Tags: 读书笔记

发布: zoudecao 分类: 博览群书 浏览: 440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